最近两个热搜挺有意思:一个问 “普通人这辈子的存款上限是多少”,下面一堆人说 “50 万”;另一个喊 “别再玩月薪三千的梗了”,意思是大家收入其实都不错,月薪三千只是开玩笑。
把这俩放一块儿,就看出不对劲了 ——这两句话里,肯定有一句在撒谎,或者说,在假惺惺地安慰人。至于是哪句,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。
为啥说普通人存款上限是 50 万?这里面藏着数据
有人说 50 万是普通人存款的天花板,这话不是瞎编的,跟银行的一个规定有关:银行对储户的赔付上限,刚好是 50 万。也就是说,你要是在银行存了 100 万,万一银行出问题,最多只能赔你 50 万。
为啥偏偏是 50 万?答案很扎心:这个数能覆盖 99.63% 的储户。全国 14 亿人里,存款超过 50 万的,只有 0.4%,算下来也就 560 万人。
这数据总不能瞎编吧?毕竟涉及真金白银的赔付,要是覆盖人数不够,容易出大问题。所以在这件事上,统计得还算认真。
总有人炫耀 “我轻松存 50 万”,可现实吗?
热搜下面总有人跳出来说:“我毕业五年,每年存 10 万,现在就有 50 万了,全国至少三分之一的人都能做到吧?”
咱来算笔账:他说自己房租每年不到 4 万(算便宜的),那大概率在超一线城市打工。每年存 10 万,加上房租 4 万,这就 14 万了;再算上吃喝、交通、买水果,就算每月只花 2000,一年也得 2 万多。加起来,税后年收入至少得 16 万。
税前多少才能税后 16 万?差不多得 19 万 —— 也就是说,他刚毕业第一年就得拿将近 20 万的年薪,还得连续五年稳定不失业。
这哪是普通人啊?超一线城市里,刚毕业就拿这工资的,凤毛麟角。更别说,多数人存钱得先扣掉房贷、养家的钱,能剩下的才叫存款。这种没买房、没家庭负担的 “存款”,根本不算普通人的常态。
普通人想存超 50 万,难在哪儿?
大多数人这辈子存不下太多钱,很正常。有的人家底厚,父母给买房、给存款,那是少数,不算普通人 —— 他们是父辈有积累的小群体。
想突破 50 万存款,路其实很窄:
要么,去超一线城市打工十年,攒够第一桶金,再回老家省会找份稳当工作,找个同样会攒钱的伴侣结婚,两个人一起攒,或许能过得去;
要么,做点靠谱的小生意 —— 但这生意不能只赚十万八万,得能做到年收入百万级别才行。
其他的路,不是门槛太高,就是旁门左道,普通人很难走通。
人这一辈子,很多事想不明白:怕在错的人身上浪费几年,怕在不适合的领域蹉跎时光。婚姻、事业、升学、育儿,每次站在十字路口,都需要好好琢磨、认真剖析 —— 这大概就是找人聊聊的意义吧。
我是包小可,在柴米油盐里慢慢懂得:普通人的日子,从来不是靠 “梗” 过下去的,是靠一步一步攒出来的。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愿我们都能在认清现实后,依然攒着劲儿往前奔。
https://www.baoxiaoke.com/article/17052.html
广州证券公司配资一览表最新,股票开通杠杆,交易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